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验交流 > 内蒙古2017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经验
anquanyue.org.cn时间:2018/3/6 9:57:12
来源: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宣传教育中心次浏览

因地制宜 注重实效

努力营造安全生产浓厚氛围

——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月”活动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全力抓好“安全生产月”任务落实。

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过问活动部署及开展情况,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开“绿灯”。自治区安委办制定了《2017年全区“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先后组织召开了“宣传教育工作座谈会”和“宣传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和各有关单位均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设立了专项保障经费,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并推动各项活动落地生效。据统计,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出席、参加“安全生产月”活动900余次,安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1600余次,共投入专项活动资金1000多万元。

二、开拓创新,多措并举,着力提升全社会安全素质。

一是《决定》宣贯活动贯穿始终。自治区安委办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宣教中心合作,摄制了一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宣传片《筑基》,刻录500张光盘,印制了学习读本20000册,及时下发,要求各地各部门和单位集中观看学习,并纳入领导干部和企业教育培训重要内容。二是主题宣讲内容鲜明。通过举办“安全生产大讲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和组织宣讲团等方式积极推进宣讲活动,自治区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负责同志带头宣讲,并以极大的渗透力延伸到盟市、旗县。三是积极发挥“6·16”宣传咨询日的品牌效应。据不完全统计,咨询日当天全区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500余场次,制作宣传展板4800块、咨询台3000余个,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万余份,直接受教育群众过百万。四是集中开展优秀作品征集展播。自治区安委办积极征集整理10部安全生产公益广告、9首歌曲、2部曲艺节目并刻录成光盘(1000余张)发至各地,督促各地广播电视台在重点时段、重要频道不间断循环播放。同时,利用“内蒙安监”微博微信平台、政府门户网站、“新浪微博客户端”、各类微信群等新媒体广泛传播。五是细化做实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大张旗鼓地播放赤峰宝马矿业“12·3”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当事人矿长吕国有现身说法,在企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六是扎实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活动。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合、政企衔接的方式开展了多层次应急救援演练。据统计,安全生产月以来,全区共开展各类应急救援演练400余次,参与演练救援人员20万人次,出动救援车辆3500余辆次。七是延伸“七进”活动范畴。在开展好“七进”宣传活动的基础上,将寺庙、教堂、清真寺等“特殊场所”做为第“八进”活动范畴,联合属地民委、宗教局共同开展安全知识和法律的传播。八是促进监管执法与宣教有效结合。持续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专项执法,邀请区、市、县三级主流媒体通过执法跟拍、随机采访、违法曝光、以案说法等形式强化执法监督。此外,自治区安委办积极组织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开展了安全生产志愿者在行动、“安康杯”竞赛、“青年示范岗”创建、“寻找最美家庭”、“平安校园”、“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行业特色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安全文明典型单位、先进地区、先进个人。

三、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努力营造安全生产浓厚氛围。

与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中国安全生产报等主流媒体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开设专版、专栏、专题,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报道工作。各地区、各单位及时响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平台,刊播安全生产公益视频,滚动播出安全常识,在重要场所、重点地段、重要区域的醒目位置悬挂安全条幅,摆放安全生产展板。安全月期间,全区各级媒体共开设安全生产专栏、专刊、专题节目300个,在各级各类媒体刊发原创稿件500篇,在官方微博、微信、手机报等发布信息1万余条,制作宣教作品600余部,发布、播发安全生产公益广告2万余次,在全区营造了浓厚的安全生产工作氛围。

(本站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