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地方区域行 > 山东省 “安全生产齐鲁行”

山东省 “安全生产齐鲁行”

anquanyue.org.cn时间:2016/8/31 16:07:31
来源: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次浏览

主体责任严落实 各方合力促整改山东省第一期“安全生产齐鲁行”集中采访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高文静

为推动“山东省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的深入开展,近日,山东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会同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第一期“安全生产齐鲁行”集中采访活动。本报记者作为采访团成员之一,前往泰安、济宁、菏泽等地进行采访,发现和报道该行动自开展以来的好经验、好做法。

2015年12月17日至20日,山东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会同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第一期“安全生产齐鲁行”集中采访活动。由中国安全生产报和山东当地10家主流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分东、南两线从济南出发,东线经淄博、潍坊、青岛三市及所属(市、区),南线经泰安、济宁、菏泽三市及所属(市、区),对各地安监、消防、交通等部门及化工企业、煤矿、电力公司、服装市场、汽车站等地进行了为期4天的深入调查采访。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紧紧围绕“山东省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以下简称“大快严”行动)这条主线,突出宣传报道企业主体责任、部门行业监管责任和地方属地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发现和总结“大快严”行动开展以来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大快严”行动深入开展。2015年12月17日上午,记者跟随由山东省安监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杨军带队的南线采访团,开展了采访活动。

第1站

宁阳县安监局执法人员在国网山东宁阳县供电公司进行安全检查

泰安:集中时间和精力打一个总体战

2015年12月17日上午,“安全生产齐鲁行”采访团来到了泰安市,深入泰安圣奥化工有限公司和国网山东宁阳县供电公司,了解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泰安圣奥化工有限公司是由中化国际控股的全国最大橡胶防老剂生产企业,2006年建成投产,目前共有员工400多人。

该公司总经理闫德刚向记者介绍,结合“大快严”行动,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安全保命条款管理制度》,对于违反其中任意一条者,在岗培训3个月,违法两条者,给予劝退;建立员工安全隐患提报管理平台,鼓励员工积极提报安全隐患,并安排专人对隐患的提报、收集、汇总、整改等环节进行管理;制定《安全投入保证制度》,以保证公司安全、消防等环节硬件设施建设达标。在层层管理制度的把控下,该公司近10年来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记者在该公司的员工安全隐患提报管理平台上看到,有13项隐患还没有得到整改。安全环保部经理辛世民说:“系统上显示的都是正在整改的隐患,整改完的不会再显示,但会被编号存档。”随后,他从书橱中拿出一份关于石集110kV变电站检修施工违章的通报。该通报对2015年12月3日,公司安全监察队对石集110kV变电站检修现场进行督查时发现的违章现象进行了详细记录,并附有现场照片。辛世民说:“通过这份通报,我们能看到变电站还存在哪些问题,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安全工作。”

在安全管理工作上,国网山东宁阳县供电公司采取的措施与泰安圣奥化工有限公司不尽相同。国网山东宁阳县供电公司负责人宫德峰说,在山东电力公司系统中,该公司首创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组建了安全监察队,引进4G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24小时监管;以开展全市“安全生产大会战”为契机,完成8个乡镇的安全用电检查工作,共排查隐患677项。截至2015年12月17日,该公司已连续安全生产7366天。

谈起“安全生产大会战”,泰安市安委会副主任刘玉介绍道:“这是我市在各乡镇开展的一场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我们要集中时间和精力打一个总体战。”该行动主要抽调县(市、区)安监、质监、供电、消防等部门专业人员及乡镇相关部门人员参加,通过上警示教育大课、县乡抱团诊断检查、集体反馈和谈心对话、联合复查验收和落实网格化实名制等步骤,逐个乡镇开展地毯式排查,彻底摸清家底,强基固本,促使“五级五覆盖”、“五落实五到位”、网格化实名制真正落地生根。

截至2015年12月17日,全市95个乡镇(街道)中已有66个开展了该项活动,累计警示教育乡、村、企业负责人18394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4418家次,排查隐患35336项,极大地提高了基层乡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地防范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2站

济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

12月18日下午,“安全生产齐鲁行”采访团来到了孔孟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的发源地——济宁市汶上县。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动员指导企业真抓、真落实,必须营造属地政府和行业部门全方位尽职履责的大环境。”汶上县副县长林鸿说。

为此,汶上县成立了由县政府领导任组长的7个检查组,每月至少对14个乡镇开展2次集中检查。林鸿告诉记者:“我近日带领第7检查组对济宁市润美帽业有限公司、山东泰景服饰有限公司和济宁恒发化工有限公司进行了大检查,发现有的企业存在安全出口指示标志不连贯、事故隐患排查记录不全、加工车间工人未佩戴防尘口罩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求企业必须解决,马上就办,真抓实干。”

位于汶上县的山东华力机电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现有员工310人,注册资金3.08亿元,主要生产各种发电机组、备用电源。

就在采访团到该企业进行采访的当天,正好碰到汶上县安监局监察大队副大队长朱振和执法人员刘杰对该公司进行“大快严”行动专项执法检查。他们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检查和询问相关人员,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内,发现了3项安全隐患,2项当场让该企业整改,1项限期整改。朱振说:“为了企业的安全,我们执法人员必须严抓真查,督促企业整改到位。”

该公司董事长郭永旭说:“在县安监局排查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自查。”该公司每月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对各车间班组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做到“四个及时”,即及时查找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汇报协调、及时组织整改解决和及时做好记录台账。

为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该公司制定了科学实用的应急预案,同时每年开展2次以上应急救援演练,在演练筹备和演练进行过程中时刻保持“应急不应付,演练不演戏”的心态,把应急演练当作实战,及时修订完善预案,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提高全体职工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及应急处置能力。

济矿集团阳城煤矿是山东省最大的地方煤矿,属于千米深井,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煤矿灾害俱全,除常见的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外,地热、冲击地压也相当突出,安全管理难度很大。

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阳城煤矿不断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五落实五到位”,全面构建安全生产防线,实现矿井安全生产。该企业先后获得国家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全国煤矿工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等荣誉称号。

“煤矿再困难,也不能降低安全投入。”济矿集团阳城煤矿矿长高立群说。近日,为了井下矿工兄弟的健康和安全,该矿又投入5000万元,在井下安装了一套装备先进的地热灾害制冷系统。

站在一旁的综采一区生产班班长李强,拿起一本蓝皮的小册子告诉记者,这是综采一区根据区队实际情况,精心编制的综合考核奖惩条例,内容涉及安全管理、劳动纪律、现场标准化、机电设备管理等,是对该矿各项制度的细化和延伸。记者接过小本一看,该条例共有7大项228小项,写得非常详细。

“根据这个奖惩条例,我最近因违章被处罚了100元。”李强说。“其实,处罚你们不是目的,但出钱了,心疼了,才会有所触动,才会更重视安全生产。”济宁市安监局副局长常衍雷解释。

第3站

菏泽:越查越深入,越改越彻底

12月19日下午,“安全生产齐鲁行”采访团来到了菏泽市。刚进菏泽市区,就能明显地看到,各个路口值勤交警所穿的反光背心上都写着自己的名字,记者们很好奇,纷纷下车一探究竟。

在中华路与华英路交叉路口,菏泽交警支队市区中队中队长穆建华正在执勤,他的每个手势和动作都非常规范。他告诉记者:“背心前后都有我的名字,刚开始穿着上岗很不习惯,觉得像是戴了金箍,但几个月下来,实名背心逼迫我执法更加规范,群众的评价也更高了。”

菏泽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张俊福说,穿实名背心是为了让交警的执法活动完全处在阳光下,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使交警执法更为规范,这种实名背心在全国是首创。

与此同时,在开展“大快严”行动的基础上,菏泽市按照企业自查自纠、聘请专家查隐患、政府执法促整改“三道防线”工作机制的要求,实现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闭环管理。山东睿鹰润泽制药集团安全总监李安国说:“这‘三道防线’对企业来讲很重要,现在我们上到老总、下到工人,都懂‘三道防线’。作为生产企业,我们是越查越深入,越改越彻底。”

为对企业实现有效管理,菏泽市还将230家生产企业划分为“好、一般、差”三个等级,分别以“绿、黄、红”三色标识,实施动态分级监管。此外,该市广泛开展应知应会岗位练兵活动,坚持因企制宜,组织各危化品生产企业编制《岗位应知应会手册》,并强化教育培训,练好岗位应知应会“基本功”。

走进菏泽汽车西站二楼会议室,记者首先看到的是一大摞“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资料,翻开细看,里面除了有省、市、县所下发的文件之外,还有他们自己的落实方案、安全例会记录和隐患管理台账,记录得非常详细。在隐患管理台账上,记者看到密密麻麻地写着很多隐患,比如2015年12月19日上午,物流员工张树军由于责任心不强违反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要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和处罚。

该汽车站还制作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条幅悬挂在车站醒目位置,编制推出了“五步安全曲”:第一步,进入车站时,提醒旅客将携带物品通过安检仪检查;第二步,购买车票时,注意自己的财物安全;第三步,检票上车时,要携带好随身物品,依次上车;第四步,乘车后不在车内吸烟,认真听检票员讲解安全知识;第五步,在汽车离站时,配合安检人员佩戴好安全带。该汽车站副站长王勇说:“我们还创作编排了安全操,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增强其安全意识。”

菏泽康庄服装市场占地2万平方米,共有商户2200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该市场存在喷淋泵无法启动、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无水、消防车通道严重堵塞等隐患,急需整改。为此,2013年7月和2014年8月,菏泽市政府及牡丹区政府先后对该单位所存在的隐患进行了挂牌督办。

据菏泽市消防大队参谋任蓓蕾介绍,以前虽挂牌督办过,但因为资金不到位,耽搁了近1年,2015年下半年,牡丹区政府和东城办事处才投入350万元,加强市场改造。

走到康庄服装市场C区一楼门口,任蓓蕾指着一个箱子说:“这是我们新装的消火栓泵、喷淋泵系统,还安装了容积20立方米的玻璃钢高位水箱,此外,市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改造工作也已完成。”

菏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段伯汉说,在此次“大快严”行动中,共组织775个检查组,按照“边检查、边整改”的原则,排查隐患1.3万项,完成整改1.1万项,整改率达84.6%。

媒体总动员

深入基层,追求真实

2015年12月17日,“安全生产齐鲁行”集中采访活动拉开了帷幕。由于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集中采访活动,各家媒体的期望值都很高,均派出精兵强将,花大力气做好新闻报道。4天下来,采访团的记者们在听汇报、现场提问、实地考察、采写稿件中度过,繁重的任务令记者们感受颇多。

山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频道记者杨珂说:“通过参加这次‘安全生产齐鲁行’集中采访活动,我收获了很多,尤其是在完成采访任务规定的动作之余,我冲在一线、深入基层,倾听安监部门和企业最真实的声音,报道最真实的事件,并发现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做法。例如,在参观泰安圣奥化工有限公司时,采访团每个人都被要求在签订HSE协议、进行安全培训后才可入厂,我不由得感叹该公司安全工作的严谨细致,同时也时刻注意规范自己的行为,唯恐坏了规矩。”

杨珂表示,在采访过程中,一些安监干部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责任心是关键,只要有责任心,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变安全”、“发展是政绩,安全生产也是政绩,企业必须主动探索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等。

把握方向,发现亮点

齐鲁网记者张雯婷说:“我们要把握好报道方向,突出宣传报道企业主体责任、部门行业监管责任和地方属地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发现和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安全生产齐鲁行’奔波只为‘安全’二字。”

以前在采访安全生产工作时,张雯婷总感到“政府部门急,企业不急”,一些企业负责人发现隐患后虽想整改,但不知道从何入手。12月18日下午,张雯婷在济宁市采访时,发现济宁市政府为了让企业负责人了解他们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将企业安全等级分为A、B、C、D四级,其中A级最安全,D级最不安全。评定之后按照“A级抓巩固、B级抓提升、C级限期整改、D级黄牌督办”的原则进行处理,张雯婷认为这是很好的做法。菏泽市还将230家生产企业划分为“好、一般、差”三个等级,分别以“绿、黄、红”三色标识,实施动态分级监管,张雯婷认为这也是采访团需要报道的亮点。

攻坚克难,跟踪报道

《齐鲁晚报》记者刘德锋介绍:“我跑的泰安、济宁、菏泽这三个市,安监工作存在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但自开展‘大快严’行动以来,这三个市的安全生产事故都有所下降,可见该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我还要继续跟踪第二期、第三期“安全生产齐鲁行”活动,及时做好宣传报道,跟着安监人员执法促整改、跟着专家查隐患、跟着企业抓落实,看看‘大快严’行动在山东各地是否落地开花?是否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步入新台阶?”

在结束采访后返程的路上,采访团的成员们还在互相交流着采访体会,大家既为参与此次活动感到兴奋,又为下次的采访任务充满期待。但这次“安全生产齐鲁行”集中采访活动更多的是令记者们感到:无论是开展“大快严”行动还是组织采访,真正的目的还是促安全。

相关资讯